建筑承載回憶,我們在時間的此岸懷念歲月的彼岸。建筑也有生命,與歲月染鉛華。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效果圖。(圖片來源網絡)
照片可以把某些場景和角度定格在二維世界,可唯有模型記錄著建筑最初的樣子。
聯合荷蘭機場顧問公司(NACO),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ARUP),由英國諾曼·福斯特建筑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負責方案設計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是建筑大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職業生涯中落成的第三座機場。
▲于1991年,建筑模型公司RJ Models,為諾曼•福斯特制作英國斯坦迪德機場模型,比例為1:100,是他職場生涯上首個機場作品。
▲于1998年,RJ Models為諾曼•福斯特制作香港機場一號航廈模型,比例為1:1500,是他職場上設計的第二個機場作品。
▲RJ Models再為諾曼•福斯特制作香港機場一號航廈模型,比例是1:100。
總體建筑面積達98.6萬平方米,相當于126個標準足球場,是航站樓T1與T2面積總和的三倍多。經3年9個月建設的T3于2008年開始投入使用。
▲ 象征國門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模型。
早在設計英國倫敦斯坦迪德機場(London Stansted Airport)時,諾曼·福斯特就說過: “機場是一個旅行的場所,它必須有助于將航空旅行從一個煩惱的過程變成一種輕松愉快的體驗。
如果你到斯坦迪德機場,你肯定會享受自然光的趣味,會看到清晰的屋頂結構形式,就像回到了過去的那種擋雨采光的老機場。凌亂的管道,線路和照明裝置以及懸掛頂棚的問題,都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結構形式的清晰和自然光線的趣味。”
▲在英國斯坦迪德機場模型中,展示出機場結構形式的清晰和自然光線的趣味。
這種對結構分明、利用自然采光以減少建筑物耗能的訴求,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設計中,再次得以體現。 航站樓采用大面積薄壁鋼結構屋頂,覆蓋面積近10萬㎡。
流線型的曲面屋頂,通過50多米的挑檐巧妙地呈現了輕盈懸浮的視覺感受。在屋面懸挑之下,采用了連續的玻璃幕墻,通過增強建筑的通透性,弱化室內外之間的隔離感。
因為與整面屋頂相連接的,僅僅是縱向承重鋼柱,除此之外,室內無通高型隔斷,所以整個建筑從地面到屋面,就形成一個連續的空間。
▲ 支撐屋面的豎向構件采用了簡潔的鋼管柱(矢高36m,柱距41.569m)(圖片來源網絡)
作為高技派建筑師的代表人物,諾曼·福斯特在T3航站樓的設計上,追求的是一種高技但不炫技的沉穩風格。
它的所有設計都是基于功能的實現,故而最終的呈現效果:由兩個相對的 Y 字形平面,和一個一字形的體量構成簡練優雅的設計。
▲T3的設計具有象征一條巨龍的含義。
正如模型既是對建筑方案的精準展示,同時也是對設計概念的抽象化表達。
虛實間的斟酌,恰好是一個模型制作得體適度的關鍵。
RJ Models組建20人團隊,在提煉T3航站樓設計的要素后,對結構部件精雕細刻,歷時3個星期。
不論是縱向承重的柱體,還是橫向屋面的正三角形支撐柱網,模型之細致,恰如其分地展示了高技派的結構美學。
▲在制作象征“龍鱗”的正三角形支撐柱網(屋頂天窗)時,分色過程尤其考驗手工。
設計的另一亮點,整個室內的主屋面底板,鋼結構網架及構件,由紅-橙-黃漸變的三種主要顏色裝飾,這三種顏色分別位于航站樓內不同的區域,幫助乘客識別所處位置。
▲在制作象征“龍脊”的主體,由紅-橙-黃漸變的三種主要顏色裝飾而成。
▲為了避免色彩過于鮮艷,屋面底板下鋪設了一層開放的白色隔柵吊頂,一方面它指示南北朝向,另一方面巧妙地在色彩濃烈和寧靜之間尋得平衡。(圖片來自網絡)
▲象征“龍吐碧珠”的停車樓。在T3擴建的停車樓面積為34萬平方米,擁有7000個停車位。
RJ Models通過考究的噴色暈染,使三色間的過渡自然而飽滿。
與尋常設定的日景有所不同,為了讓模型以更藝術的姿態呈現,夜景下的T3模型虛化處理了機場環境,使航站樓優美華麗的曲線在光影流轉間,低調地被勾勒出來。
▲夜幕下的機場。航站樓優美華麗的曲線在光影流轉間,低調地被勾勒出來。
▲即使是室內空間也不放過一個細節的模型制作。
好的模型固然是以精準的態度忠實地反映建筑其本身,而令人感動的模型常常在傾盡匠心之余,還多了一份藝術感。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模型和真實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RJ Models往后再為諾曼•福斯特制作的第二套北京機場航站樓,由深圳送達福斯特在瑞士的展館安裝并展出,比例為1:500。
對理性和感性的分寸拿捏,源于RJ Models工匠們智慧與經驗的累積。